2020/02/17
据预测,今年世界经济将增长约3.25%,较去年的3.1%略微加快。并假设中国应对措施有效,感染在2-3月得到控制,那么2020年全球GDP的增长将受到0.1-0.2个百分点的打击。而且短期影响相当大,高盛经济学家在一份报告中指出,2020全年到底会发生什么,取决于疫情遏制的程度。
由武汉开始的这场疫情波及面很大,本来过节串门下馆子,聚会游玩,出门消费逛庙会,但现在一切事情都紧闭家中,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都受到时影响。在注重流通的地产家居行业,大部分企业面临冲击,尤其是关于刚性成本的部分。
现金流是经营最弱的一环
此次突发疫情是典型的「黑天鹅事件」,由于防控疫情的要求,家居行业全国的多数家居卖场、展会、自营门店,甚至家具制造业都已歇业,有企业老板称「武汉一个小小的病毒,相当于10个原子弹的威力」。
企业现在的困境,集中在无法预期时长的入不敷出局面。正常经营的刚性成本主要包括人力成本、设备成本、厂房租金和银行贷款利息。正常情况下,企业手握现金,都会大量投入生产,不管是IPO获得的现金,还是企业利润,最大化使用现金,放大现金投入使用获得的收益是核心目标。
因此,在疫情之前,企业即使拥有储备现金,正常逻辑都是再投入使用,在突发的疫情来临之时,用于应急的现金告急,之后,企业将面临系统性的困境,由刚性成本引发,账面体现在现金流数据上。
在家居行业,上端连接地产,后端链接各种制造业,整个供应链一环扣一环,几乎是一个利益共同体,因此风险是全面的。也不止家居企业,任何行业企业都无法独善其身。整体看,企业经营目前主要面临四大影响:一,现金结算变长、变难;二,物流交付成本高周期长;三,销售额下降导致固定成本摊销增加;四,现金流压力及流动性风险。
根据最新出炉的数据,也证实了现金流的重要性。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《企业开工力调查·报告》数据,难以承受2周延期开工的企业高达67.7%,能够承受1个月以上延期开工的企业只有7.1%,能够承受2个月以上延期的企业更是只有1.7%。
另外,根据清华大学朱武祥等人对中小企业调研,受疫情影响,85.01%的企业维持不了3个月生存。此外,29.58%的企业2020年营业收入下降幅度超过50%,58.05%的企业下降20%以上。
对于未来不确定因素,企业在各种策略之间打转时,首先应该在持续经营最弱的现金流上考虑,短期和长期的业务策略可以相对滞后。
线下服务版块影响最大
有一组数据很说明问题。专家估算,2020年春节假期10天,消费几乎停摆,旅游相关行业陷入冰冻状态。仅零售、餐饮和旅游市场的直接损失就超过1万亿元。可想而知,持续的疫情,对广泛的行业来说,危害有多大。
这一次疫情对严重信赖线下的业务不友好。数据显示,2019年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411,649亿元,其中网上消费零售额106,324亿元,占25.8%。
虽然说家居类消费在天猫、京东等线上平台的销售非常普遍,但大部分线下卖场和自营家具门店还是承担了大量销售。因此,线下业务的问题反馈非常迅速,行业呼吁家居卖场减租或免租,企业为经销商负荷一定周期的工资,大量展会延期,以及为经销商现金流解困实行的物流减免等。
这些措施不足以承担行业面临的流动性困境。除了围绕本行业,以及广泛诸如地产、零售等领域之外,宏观经济面以及国家政策激励可能更有风向标的作用。有专家指出,因为特殊时期的经济状况,相关经济的统计数据可能滞后,这些数据可能扮演打击消费和投资信心的「次生灾害」角色,影响经济主体的经济行为。
但另一方面,中央及地方出台的激励政策能够直接影响企业,对企业各个方面运转形成正面引导(参考:疫情下的中国家居市场 | 政策篇)。
给企业应对疫情的三个建议
综合当下的背景,在企业财务、业务、运营层面给出三个建议。
一,财务方面,保持对现金流变动的关注。要测算现金流在销售短期递减,而租金、人力费用等固定的运营成本与管理费用不变的情况下,可能对公司业务产生的影响。
二,业务方面,研发线上替代产品和业务,或者远程替代。替代人力物力等资源去现场的方式。
三,运营层面,制定针对当下与未来两个方面的经营计划。一方面尽量把握住疫情期间有可能产生收入的业务点,另外一方面为疫情之后的长期发展做准备工作,待疫情过去后能够迅速恢复经营,步入正轨。